珍珠巖有很多種,包括珍珠巖、黑曜巖和松脂巖。它們之間的區別是珍珠巖有冷凝形成的弧形裂紋,稱為珍珠巖結構,含水量為2 ~ 6%。松脂巖具有獨特的松脂光澤,含水量6 ~ 10%;黑曜巖有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含水量一般小于2%。不同工藝的珍珠巖有不同的用途,如珍珠巖原砂、膨脹珍珠巖的分類及應用等。
珍珠巖原砂經細粉碎和超細粉碎,可用于各種顏料、油漆、橡塑制品、油墨、合成一個玻璃、隔熱膠木及一些學生機械結構構件和設備中作填充料。珍珠巖經膨脹而成為我們一種使用輕質、多功能發展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良好導熱系數低、使吸濕增長能力小,化學藥物穩定性好且無味、防火、無毒、吸音等特點,多種文化工業管理部門進行廣泛有珍珠巖應用。
一定尺寸的珍珠巖砂,經特殊加工后可制成除渣劑(覆蓋劑),散落在鮮鋼(鐵)水面上,體積膨脹4-30倍,具有排渣、保溫的特點,俗稱除渣劑,成功鑄造行業已采用稻草灰或石棉灰作為鐵水蓋作為除渣保溫材料。為珍珠巖在鑄鋼生產中的應用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
膨脹珍珠巖是珍珠巖礦經高溫預熱焙燒而成的一種具有蜂窩結構的白色粒狀材料。其原理是:珍珠巖礦破碎后形成一定尺寸的砂,經過預熱焙燒、快速加熱(1000℃以上),使砂中的水分蒸發,在軟化后的砂中含有玻璃狀膨脹物,形成多孔結構,體積膨脹10-30倍的非金屬礦物。